校园时讯

王兴芬率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开展教育交流访问

为拓展我校与大洋洲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推动“留学信息科大”品牌建设,10月12日至17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芬率团访问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墨尔本理工学院、新西兰维特利亚和惠灵顿理工学院,拜访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赴墨尔本101创新中心调研交流。

在乐卓博大学,副校长Sue Bennett教授、计算机工程与数学科学学院院长Wenny Rahayu教授、副院长Naveen Chilamkurti 教授、计算科学与信息技术系系主任Prakash Veeraraghavan教授等热情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召开座谈会。Sue Bennett详细介绍了乐卓博大学的校史校情,Wenny Rahayu对计算机工程与数学科学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以及技术交叉研究中心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王兴芬表示,两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领域有相近专业设置,后续可充分利用澳大利亚对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毕业生的政策支持,积极拓展学生的长短期交流、本研一体化培养。

双方就学生联合培养、师资交流、教学管理服务等内容进行了对接和交流。Sue Bennett和王兴芬分别代表两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备忘录。

访问乐卓博大学期间,代表团参观了Cisco–La Trobe联合创新实验室和 La Trobe 创新中心。Cisco–La Trobe联合创新实验室由乐卓博大学与思科(Cisco)共建,融合了英伟达最先进的算力资源和前沿的科研资源与产业化环境,可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支撑;在La Trobe 创新中心,代表团调研了创新孵化空间、学生创业展示区及产业合作项目。代表团还看望了我校在乐卓博大学进行国际联合培养的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生。

在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主管教育科技事务的参赞衔领事丁莉等热情接待了代表团一行。王兴芬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及办学特色,特别是在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暑期学校国际生项目、机器人领域高水平大赛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同时介绍了学校在高水平人才引进、国际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需求。丁莉参赞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及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绩,特别是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积极拓展与探索。她指出,可充分利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教育、科技优势,与相关高校建立“2+2”“3+1”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合作,围绕维多利亚州各类留学人员、华人学者等丰富的人才资源,进行高水平师资资源的对接与引进。双方就基于学校在机器人等领域的传统优势开展与墨尔本相关高校对接、人才引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墨尔本理工学院,王兴芬与国际合作事务负责人James Stafford等就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等进行深入交流。James Stafford介绍了墨尔本理工学院在AI课程与教学、“微证”专业、“直通车”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做法。双方同意,后续继续推动在特色实训课程设计与教学、留学生来华长短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在墨尔本101创新孵化中心,董事总经理Parker Zhai、教育与产业赋能总监Emily Guan及维多利亚州议会前主席Bruce Norman Atkinson等热情接待了王兴芬一行。双方就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依托101创新孵化中心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产业优势,开展课程联合开发、企业实习实践等合作达成共识。

在新西兰维特利亚和惠灵顿理工学院,学校举行了富有特色的毛利族传统欢迎仪式,表达了对两校合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副校长Mary-Claire Proctor对学校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学校工程与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特色、保障体系等。信息学院负责人Tony Assadi、建筑环境与工程学院负责人Maria Eda Arado对相关专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进行了补充介绍。王兴芬指出,在信息类相关学科专业、尤其是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新西兰高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先进经验与优势值得借鉴,可通过共同开设国际化课程及项目实践等方式,积极拓展合作渠道和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水平。Mary-Claire Proctor和王兴芬代表两校就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事宜签署合作协议。

此次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教育交流访问,是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将对进一步拓展我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资源、构建全球交流合作网络2.0、提高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教务处、国际交流处、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信通学院负责同志随团出访。(供稿/图片:国际交流处 李卓 教务处 梁旭 自动化学院 范军芳 信通学院 李学华 编辑/审核:郭辉)

- 分享 -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

新闻网各单位用稿量排行榜
(2023年9月)